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经典回顾 经典回顾
伊朗对阵西欧球队战绩分析-伊朗对阵西欧球队战绩
tamoadmin 2024-11-26 人已围观
简介1.足球排名前十名2.足球的历史3.伊朗—土耳其战争是怎么样发生的?4.国家首都 中东 西欧足球排名前十名足球排名前十名的国家队是:巴西国家足球队、比利时国家足球队、阿根廷国家足球队、法国国家足球队、英格兰国家足球队、意大利国家足球队、西班牙国家足球队、荷兰国家足球队、葡萄牙国家足球队、丹麦国家足球队。1、巴西国家足球队巴西国家男子足球队是由巴西足球联盟负责管理的国家级别足球队,代表巴西参加大型国
1.足球排名前十名
2.足球的历史
3.伊朗—土耳其战争是怎么样发生的?
4.国家首都 中东 西欧
足球排名前十名
足球排名前十名的国家队是:巴西国家足球队、比利时国家足球队、阿根廷国家足球队、法国国家足球队、英格兰国家足球队、意大利国家足球队、西班牙国家足球队、荷兰国家足球队、葡萄牙国家足球队、丹麦国家足球队。
1、巴西国家足球队
巴西国家男子足球队是由巴西足球联盟负责管理的国家级别足球队,代表巴西参加大型国际性足球A级赛事。1958年,巴西队在瑞典世界杯决赛中战胜瑞典,队史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此后于1962年、1970年、1994年、2002年夺得世界杯冠军,是夺得世界杯冠军最多的球队。巴西队共计夺得5个世界杯冠军、4个联合会杯冠军、9个美洲杯冠军。
2、比利时国家足球队
比利时国家男子足球队是西欧国家比利时的国家级别足球队,成立于1895年,由比利时足球协会管理,参加国际足联A级比赛。比利时队号称“欧洲红魔”,在国际足坛A级大赛历史中有不俗战绩,亦是首届世界杯参赛球队之一。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比利时击败英格兰队夺得季军,创造了队史世界杯最好战绩。
3、阿根廷国家足球队
阿根廷国家男子足球队的管理机构是阿根廷足球协会,该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国家队之一,曾20次夺取过国家队重大赛事的冠军,包括三次称雄世界杯(1978、1986、2022年)、15次夺得美洲杯、两次获得奥运男足金牌(2004、2008年)以及一次联合会杯。
4、法国国家足球队
法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成立于1904年,主场位于法兰西大球场,是法国足球总会领导的国家级别足球队,参加国际比赛。法国是欧洲大陆较早开展足球运动的国家,并且参与创办了世界杯、欧洲国家杯等赛事,1950年代法国足球开始崛起。2022年12月18日,卡塔尔世界杯决赛,法国队经过点球大战,以总比分5-7负于阿根廷队,获得亚军。
5、英格兰国家足球队
英格兰男子足球代表队是英格兰足球总会管理的国家级别足球代表队,由于历史原因,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四大地区拥有各自独立的国家级别足球协会和足球代表队,历史上曾经18次打进世界杯和欧锦赛的前八名。
6、意大利国家足球队
意大利国家男子足球队成立于1898年,由意大利足球协会领导,主场位于本国首都罗马奥林匹克球场,能同时容纳80000人。意大利国家队的历史战绩相当辉煌,长期以来称霸世界足坛,曾赢得过四届世界杯冠军、一次奥运足球冠军、两次欧洲杯冠军。
7、西班牙国家足球队
西班牙国家足球队成立于1913年,主场为马德里的伯纳乌球场,由西班牙皇家足球协会管理,代表西班牙参加国际A级比赛。西班牙队是欧洲传统强队,曾经在1964年、2008年、2012年共三度夺得欧锦赛冠军。在世界杯上,西班牙队曾于1950年杀入四强,在2010年夺得冠军。另外西班牙队曾夺得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足球赛冠军。
8、荷兰国家足球队
荷兰国家队由荷兰足球协会领导,参加国际比赛。20世纪70年代,荷兰一代名帅米歇尔斯,将师承英格兰名帅雷诺兹的“全攻全守”战术带到了荷兰国家队,并向世界杯发起冲击。在世界杯历史上,荷兰队曾经三次打入决赛,但都遗憾屈居亚军。
9、葡萄牙国家足球队
葡萄牙国家男子足球队,别称五盾军团,是葡萄牙最高级别的国家足球代表队,成立于1914年,主场为葡萄牙国家体育场,由葡萄牙足球协会领导,代表葡萄牙参加国际比赛。截至2016年,葡萄牙国家队共取得584场比赛276胜134平174负,总比分962-694,总净胜268球,位列欧洲中上。
10、丹麦国家足球队
丹麦国家男子足球队是由丹麦足球协会所创立,是一支在1980年代快速崛起的国家足球队。世界杯方面,丹麦只有五次晋身世界杯决赛周,分别是1986年、1998年、2002年、2010年和2018年世界杯。2021年10月12日,丹麦成为第二支在世预赛中出线的欧洲球队。
足球的历史
中国唐代就出现“足球”的竞技比赛,当时叫“蹴鞠”。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随后风靡世界。由于足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国际比赛也随之出现。1896年雅典奥运会举行时,足球就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丹麦以9:0大胜希腊,成为奥运会第一个足球冠军。因为奥运会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到了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足球比赛已无法持续。 1928年奥运会结束后,FIFA召开代表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举办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锦标赛。这对于世界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初这个新的足球大赛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1956年,FIFA在卢森堡召开的会议上,决定易名为“雷米特杯赛”。这是为表彰前国际足联主席法国人雷米特为足球运动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担任国际足联主席33年(1921-1954年),是世界足球锦标赛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后来,有人建议将两个名字联起来,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于是,在赫尔辛基会议上决定更名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简称“世界杯”。
第1届 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 本届杯赛没有预选赛,只有13支国家队报名参赛,两个南美国家乌拉圭和阿根廷携手进入决赛。乌拉圭国家足球队成为第一个世界杯冠军。 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为世界足球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第一届世界杯 1930·乌拉圭 英文
第二届世界杯 1934·意大利 英文
第三届世界杯 1938·法国 英文
第四届世界杯 1950·巴西 英文
第五届世界杯 1954·瑞士 英文
第六届世界杯 1958·瑞典 英文
第七届世界杯 1962·智利 英文
第八届世界杯 1966·英格兰 英文
第九届世界杯 1970·墨西哥 英文
第十届世界杯 1974·德国 英文
第十一届世界杯 1978·阿根廷 英文
第十二届世界杯 1982·西班牙 英文
第十三届世界杯 1986·墨西哥 英文
第十四届世界杯 1990·意大利 英文
第十五届世界杯 1994·美国 英文
第十六届世界杯 1998·法国 英文
第十七届世界杯 2002·韩国/日本 英文 中文
第十八届世界杯 2006·德国
第十九届世界杯 2010·南非
巴西一次不落地参加了历届世界杯的比赛,并五次夺冠!!!
世界杯决赛阶段进球最多的比赛:
第5届世界杯奥地利队7:5击败瑞士队,双方共打进12个球。
世界杯预赛阶段一个队一场比赛进球最多的纪录:
1997年6月2日,在98年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预赛伊朗队对马尔代夫队的比赛中,伊朗队以17:0获胜。
世界杯预赛阶段一场比赛进球最多的球员:
7球,由伊朗队的卡里姆·巴盖里于1997年6月2日,在98年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预赛伊朗队对马尔代夫队的比赛中攻入。
第一个代表两个国家出战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并都进球的球员:
克罗地亚的普罗辛内茨基,他在1990年代表前南斯拉夫队与阿联酋的比赛中打进一球,1998年代表克罗地亚队在与牙买加和荷兰队的比赛中分别打进一球。
世界杯进球最多的决赛:
1958年,巴西5:2胜瑞典,共打进7个球。
世界杯进球最少的决赛:
1994年,巴西0:0平意大利,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次以点球大战决定冠军的决赛。
世界杯决赛圈第一个入球:
由法国前锋吕西安·洛朗射入。
世界杯决赛阶段攻入第一个“金球”的队员:
法国的洛朗·布兰科,于1998年6月28日,在1/8决赛法国队对巴拉圭队的比赛中攻入。
世界杯决赛阶段一届比赛个人进球最多的纪录:
13个。1958年,在瑞典举行的第6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比赛中,法国的球员方丹一人攻入13个球。
世界杯决赛阶段一场比赛个人进球最多的纪录:
5个,由俄罗斯队的萨连科创造。他在第15届世界杯决赛阶段小组赛俄罗斯6:1胜喀麦隆队的比赛中一人独中5元。
世界杯历史上最年长的进球者:
喀麦隆的罗杰·米拉。1994年6月28日在喀麦隆与俄罗斯的小组赛中,他于第46分钟替补出场,上场不到一分钟即打进一球,当天他42岁零44天。
世界杯决赛阶段进球最快的纪录:
开场10秒。由土耳其前锋哈坎·苏克在2002年第17届世界杯土耳其对韩国的比赛中创造。原纪录为开场15秒。由捷克斯洛伐克队队员瓦·马塞克创造。他在第7届世界杯决赛阶段对墨西哥队一战中,开场仅15秒便攻破对方球门。
世界杯决赛阶段最长时间不失球的纪录:
517分钟,由意大利的曾加创造。他在在意大利举行的第14届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中力保意大利球门517分钟未被对手攻破。
世界杯决赛阶段速度最快的“帽子戏法”:
阿根廷的巴蒂斯图塔。他在1998年法国世界杯阿根廷队与牙买加队的比赛中,在11分钟内连进3球。
世界杯决赛阶段唯一一个连续两届世界杯上演帽子戏法的球员:
阿根廷的巴蒂斯图塔。他在1994年阿根廷4:0胜希腊和1998年阿根廷5:0胜牙买加的比赛中两次上演帽子戏法,有趣的是两次帽子戏法中各有一粒点球。
唯一一位在世界杯决赛中上演“帽子戏法”的球员:
英格兰的赫斯特于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决赛对联邦德国队的比赛中攻入3球。
世界杯历史上单届比赛进球最多国家:
匈牙利。在1954年世界杯的比赛中,匈牙利队采用四前锋的阵型,掀起国际足坛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由柯奇士、希代古提、齐博尔和普斯卡斯组成的前锋线锐利无比,一共打进27个进球。
世界杯历史上比分最悬殊的比赛:
1982年世界杯匈牙利10:1胜萨尔瓦多,1954年匈牙利9:0胜韩国,1974年南斯拉夫9:0胜扎伊尔三场比赛均净胜9球。
世界杯历史上最年长的出场球员:
喀麦隆的罗杰·米拉。他于1994年6月28日在喀麦隆与俄罗斯的小组赛中出场,那一天他已经42岁零44天。
唯一一个连续两届世界杯被红牌罚下的球员:
喀麦隆的宋。他在1994年世界杯小组赛喀麦隆对巴西的比赛中于第63分钟被罚下场,1998年又在小组赛同智利的比赛中于第51分钟被罚下。
最混乱的比赛:
2002年世界杯小组赛德国2:0战胜喀麦隆的比赛中,主裁判一共出示16张黄牌,两队各8张,双方各有一人被罚下,不过已经当了队长的宋只得到一张黄牌,未能创造连续3届世界杯被罚下场的纪录。
最短时间被黄牌警告:
俄罗斯的格鲁克维奇。他在1994年世界杯俄罗斯对瑞典的小组赛开场哨吹响后1分钟就被黄牌警告。
最短时间被罚下场:
乌拉圭的巴蒂斯塔。他在1986年世界杯乌拉圭对苏格兰的比赛中只踢了1分钟就被罚下。
参加世界杯次数最多的球员:
墨西哥的卡巴哈尔参加了1950、1954、1958、1962、1966一共五届世界杯,而德国的马特乌斯参加了1982、1986、1990、1994和1998一共五届世界杯,取得一次冠军,两次亚军,见证了德国足球20年的辉煌。
世界杯上场次数最多的球员:
德国的马特乌斯在他参加的五届世界杯中一共出场25次。
决赛阶段出场最多守门员:
卡巴哈尔(墨西哥),5次世界杯共11场。
失球最多守门员:
卡巴哈尔(墨西哥),共失25球。
参加世界杯最年长的守门员:
希尔顿(英格兰),40岁9个月19天,90年意大利世界杯。
唯一一个带领五支不同球队参加世界杯的教练:
南斯拉夫教练米卢蒂诺维奇,1986年墨西哥、1990年哥斯达黎加、1994年美国、1998年尼日利亚、2002年中国。其中除了中国队,其余球队全部小组出线。
伊朗—土耳其战争是怎么样发生的?
伊朗—土耳其战争指奥斯曼帝国与伊朗萨非王朝进行的掠夺性战争。战争目的是为了争夺阿拉伯的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外高加索的所有权以及欧亚两洲间最重要的战略和贸易交通线的控制权。
这场战争自1514年起,断断续续进行到1746年,是打着伊斯兰教的两大流派——什叶派与逊尼派捍卫者之间的斗争的幌子进行的。
得到逊尼派封建贵族上层人物支持的土耳其占领者,遭到了15世纪末产生的以萨非王朝为首的伊朗国家的反抗,萨非王朝宣布什叶派为国教。土耳其苏丹谢里姆一世残酷地镇压了1513年安纳托利亚的什叶派教徒起义,杀什叶派教徒4万人。从此,开始了对什叶派的伊朗的战争。
伊土战争的第一个时期奥斯曼帝国不仅拥有封建民军,还拥有常备军——土耳其近卫兵和强大的炮兵。
伊朗军队由骑兵弓箭手近卫军、负责保护本部族领导机构并时常携带家小驱赶牲畜远出的游牧民族的骑兵民军和少量的地方封建主的民军组成。库尔奇伊和民军战士的武器是马刀和长矛。在恰尔德兰平原双方首次大战,土耳其苏丹谢里姆一世的军队在军事上各方面都占优势,打败了沙赫伊思迈尔一世的萨非王朝军队并占领其首都大不里士城。
但是,由于给养不足,加之近卫兵内部发生骚乱,谢里姆一世被迫放弃了阿塞拜疆。其他地区的军事行动仍在继续。在科奇希萨尔附近的交战中,伊恩迈尔一世的军队再次大败。土耳其炮兵在这次交战中又一次起了决定性作用。
至1516年前夕,谢里姆一世已占领了西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和包括摩苏尔在内的北美索不达米亚。1516~1517年,土耳其在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贾兹建立了自己的统治,1519年又统治了阿尔及利亚的一部分。
1533年,苏丹苏里曼一世与奥地利签订了和约。土耳其在其北陲安全得到保障之后,于同年重新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
1536年,土耳其侵占了格鲁吉亚西南部的一部分,该地区成为伊土两国争夺外高加索和美索不达米亚统治地位的主要战场。由于伊朗军队也有了炮兵,所以战争进行到1555年时,双方已不分胜负。1555年5月29日,伊土两国在阿马西亚城缔结和约。
按照和约规定,伊朗保有所占领的外高加索的一些领土。奥斯曼帝国把阿拉伯的伊拉克划入自己的版图。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则由两国瓜分。伊朗得到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的一部分、卡尔特里和卡赫齐亚。土耳其获得了阿布哈兹、古里亚、伊美列丁以及拉济人的领土。两国承认卡尔斯城地区为中立区,全城已遭洗劫,城堡被夷为废墟。伊土战争的第一个时期,就这样以1555年双方缔结和约而结束。
伊土战争的第二个时期,始于1578年,时断时续地持续了约半个世纪。土耳其利用萨非王朝国内封建内讧的机会,再次进攻伊朗。
这期间,土耳其依靠的是他的附庸——拥有强大军队的克里木诸可汗。1578年,土军违反1555年和约,修复了卡尔斯城堡,继而进入外高加索境内,占领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的一部分。1578年8月10日,伊朗沙赫的军队在奇尔德尔附近被击溃,土军侵入东格鲁吉亚和东亚美尼亚,后又侵入北阿塞拜疆并在这里占领了希尔凡。
自1579年起,土军和克里木汗的10万军队共同夺取了整个阿塞拜疆和伊朗西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间,伊朗恢复了昔日的强盛,不仅夺回了被土耳其侵占的西部领土,而且还吞并了一些新的领土。
然而,由于对乌兹别克封建主进行战争和镇压反封建的起义,阿拔斯一世不得不于1590年3月21日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对伊朗非常不利的伊斯坦布尔和约。按照这项和约,几乎整个外高加索和路里斯坦、库尔德斯坦的颇大部分都划归奥斯曼帝国统治。
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阿拔斯一世进行了军事改革。
最初,他建立了一支常备部队,其中包括一个1.2万人的火枪兵军团和一个1万人的骑兵军团;还建立了火炮工厂和由炮手组成的炮兵部队。火枪兵和炮手只从波斯人中招募。至改革完成时,伊朗军队的兵力达12万人,计有常备军4.4万人、封建民军7.5万人,封建民军中有3万克济尔巴希人和由土库曼人、库尔德人、卢尔人及其他游牧部落和定居的伊朗封建主组成的4.5万民军。阿拔斯一世的军队很快增至30万人。伊朗为准备与强大的奥斯曼帝国进行战争,还与土耳其的敌对国——俄国和欧洲诸国建立了政治与外交关系。
1602年,阿拔斯一世对土耳其开战。
整整一个世纪以来,伊朗国第一次成为进攻的一方,而军事组织未作根本改变的奥斯曼帝国却成为防御的一方。1603~1604年,在苏菲安附近的数次交战中,伊军打败了土军,攻占并洗劫了大不里士、纳希契凡及其他城市。遵照阿拔斯一世的命令,有30余万亚美尼亚人从被征服的亚美尼亚被赶往伊朗内地。
在1602~1612年的伊土战争中,伊朗获得全胜。1613年11月20日,交战双方在伊斯坦布尔签订了使伊朗保有全部战果的和约。
由于对1613年伊斯坦布尔和约的条款不满,土耳其于1616年开始对伊朗采取报复行动。
在1616~1618年萨非王朝与奥斯曼帝国的新战争中,土耳其又遭失败,于1618年在谢拉布签订和约,条约基本上重申了伊斯坦布尔和约的各项条款。在最后两次战争中,伊朗大大扩张了自己的领土范围,接着就开始了进一步的征服。
1623~1639年的伊土战争起因于沙赫阿拔斯一世的军队入侵阿拉伯的伊拉克。阿拔斯一世利用伊拉克人反对苏丹穆斯塔法一世统治的起义之机,攻占了巴格达市,随后占领了整个阿拉伯的伊拉克。
阿拔斯一世于17世纪的前25年里,对东格鲁吉亚的几次远征,破坏性特别大。外高加索人民对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格鲁吉亚,萨阿卡则领导的广泛的反伊朗起义,动摇和削弱了伊朗在外高加索的统治。
与此同时,土耳其在欧洲的战事中遭数次挫折后,在苏丹穆拉德四世在位期间,便重新致力于征服东方。
1625年,土耳其占领了阿哈耳齐赫,夺取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将其变为土耳其的一个省。穆拉德四世还进犯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同时,他的部队还占领了包括摩苏尔在内的北美索不达米亚。可是他未能占领巴格达,对该城长达9个月的围攻毫无成效。
1630年,土军转攻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毁掉了哈马丹城,屠杀了全城居民。1639年5月17日,签订了卡斯列—席林条约。
按照这项条约,伊土两国间的疆界没有变动,但阿拉伯的伊拉克归属土耳其。
伊土战争的第三个时期开始于18世纪初,土耳其苏丹艾罕默德三世对伊朗重起战端。
1723年春,土军乘萨非王朝国家崩溃之机侵入外高加索,占领了第比利斯、整个东格鲁吉亚、东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与此同时,土军还征服了伊朗西部的路里斯坦省。土耳其人的胜利直接威胁着俄国在高加索的利益。彼得一世远征波斯和土耳其的军事胜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马斯普二世同俄国签订了1723年彼得堡条约。
1724年6月23日,俄土君士坦丁堡条约在伊斯坦布尔签订。
根据这项条约,1723年俄伊彼得堡条约列举的里海沿岸所有地区转归俄国,而外高加索的其余地区和包括克尔曼沙赫、哈马丹两市在内的伊朗西部则转归土耳其。1724年的君士坦丁堡条约的条款有利于土耳其,这是由于法国对它支持的结果,因为法国害怕俄国势力加强。土耳其不满足于已占领的大片领土,其军队又向伊朗东部推进并攻占了加兹温。对土耳其侵略者进行抵抗的只有波斯和阿塞拜疆的人民群众。
18世纪30年代初,统帅纳迪尔成为伊朗的实际统治者。
1730年,他击败了土军并将其逐出哈马丹、克尔曼沙赫和南阿塞拜疆。
然而,当纳迪尔忙于镇压阿富汗阿布达尔部族的霍腊散起义时,唯恐纳迪尔的声望增高的塔赫马斯普二世向土耳其人出征,以期提高个人威望。塔赫马斯普二世的军队在哈马丹城下遭到失败。
1732年1月10日,他被迫与土耳其签订和约。和约使土耳其侵占的阿拉斯河以北的外高加索领土合法化。
1732年底,纳迪尔推翻了塔赫马斯普二世,事先与俄国签订腊什特条约后,便亲自出征土耳其。
按该条约规定,吉兰省立即归还伊朗,而库拉河以北的领土待将土军从外高加索境内驱逐后归还。
1735年6月14日,纳迪尔的7万军队在卡尔斯城下打败了苏丹的8万大军。
1736年,纳迪尔加冕为伊朗沙赫,着手改组军队,以期增加兵员和装备,尤其是炮兵。在这方面他得到英法两国军事专家的帮助。纳迪尔—沙赫在巩固了萨非王朝国家的统一之后,为了从土耳其手中夺回阿拉伯的伊拉克和外高加索,于1743年对土耳其重新开战。3年战争双方未分胜负而结束。
16至18世纪的伊士战争造成了各族人民的大批亡,交战的任何一方都未获胜。战争阻碍了伊土两国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一些由许多民族和部落松散地拼凑而成的封建国家的崩溃。
伊土战争的非正义性,在被征服的各民族人民中间——特别是在17至18世纪——不断激起民族解放运动和反封建运动,这些运动都为交战国的某一方所利用,以建立自己的统治。伊土战争对外高加索人民来说是他们自古以来的历史上苦难最深重的时期。在血腥的伊土战争中遭到削弱的伊朗和土耳其,日益沦为在近东和中东建立霸权的英法两国的殖民地。
在伊朗和土耳其,武装力量的基本形式是封建民军,武装力量的主要兵种是用矛、盾、马刀、弓箭、短剑和火枪武装起来的正规骑兵和非正规骑兵。伊朗的正规骑兵和土耳其的正规骑兵是军队中灵活机动的部队。常备步兵与骑兵相比则处于从属地位。
但是,到17至18世纪时常备步兵的作用上升到主要地位,这是由于西欧经验传到了这些国家。步兵装备有热兵器并按正规原则编成。炮兵作为一个兵种在土耳其出现的较伊朗为早。
在纳迪尔的军队中有许多战象,交战时用它们冲击敌人战斗队形的中央,为步兵开路。在运用热兵器之前,交战胜负通常取决于大批骑兵的冲击,旨在包围敌人,随后将被围之敌击溃。骑兵能保证突然而迅速地打击敌人。
随着正规步兵和炮兵的出现,骑兵成为战斗队形的基础,它能够掩护翼侧并对敌突击。部队作战采用疏开队形,而到17至18世纪时则采用线式战斗队形。对击溃之敌一般不予追击。夺取要塞主要靠长期围攻。
在伊土战争中,总的说来军事学术发展极其缓慢,这是由于两国军队中存在着大量非正规的、不同种族的、用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起来的封建骑兵和封建步兵组成的民军。
国家首都 中东 西欧
西欧(大西欧):
英国--伦敦
法国--巴黎
瑞士--伯尔尼
瑞典--斯德哥尔摩
意大利--罗马
德国--柏林
摩纳哥--摩纳哥
挪威--奥斯陆
荷兰--阿姆斯特丹
爱尔兰--都柏林
葡萄牙--里斯本
梵蒂冈--梵蒂冈城
比利时--布鲁塞尔
丹麦--哥本哈根
卢森堡--卢森堡
西班牙--马德里
圣马力诺--圣马力诺
列支敦士登--瓦杜兹
冰岛--雷克雅未克
安道尔--安道尔
芬兰--赫尔辛基
中东:
伊朗:德黑兰
伊拉克:巴格达
科威特:科威特城
沙特:利雅得
巴林:麦纳麦
卡塔尔:多哈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
阿曼:马斯喀特
也门:萨那
约旦:安曼
巴勒斯坦被占领土首都或首府:拉马拉
以色列:特拉维夫
叙利亚:大马士革
黎巴嫩:贝鲁特
土耳其:安卡拉
塞浦路斯:尼科西亚
阿塞拜疆:巴库
格鲁吉亚:第比利斯
亚美尼亚:埃里温
北非(不是中东关系密切):
埃及:开罗
苏丹:喀土穆
利比亚:的黎波里
突尼斯:突尼斯
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
摩洛哥:拉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