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赛程预告 赛程预告
智利vs玻璃维亚_智利vs玻利维亚谁赢了
tamoadmin 2024-07-03 人已围观
简介1.兵不血刃占领阿科斯塔城后发生了什么?2.玻利维亚和智利战争的起因是什么?3.云盖战役玻利维亚是公元1538年西班牙在南美地区所建立的一个殖民地,不过在1825年在民族英雄玻利瓦尔的带领下经过当地人的斗争成功独立。在南美洲来说,独立后的玻利维亚也算是个大国,面积足足有109.8万平方公里,位居南美第五。但是作为一个大国,玻利维亚在独立之后,整体的发展却不是很好。它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南美地区?最弱?
1.兵不血刃占领阿科斯塔城后发生了什么?
2.玻利维亚和智利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3.云盖战役
玻利维亚是公元1538年西班牙在南美地区所建立的一个殖民地,不过在1825年在民族英雄玻利瓦尔的带领下经过当地人的斗争成功独立。在南美洲来说,独立后的玻利维亚也算是个大国,面积足足有109.8万平方公里,位居南美第五。
但是作为一个大国,玻利维亚在独立之后,整体的发展却不是很好。它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南美地区?最弱?的一个国家。为何我会这样说呢?这个最弱主要体现在它的军事实力上,一个相当明显的表现就是,它在历史上曾多次与周边国家多次发生战争,但是它不仅败了,还不停的被迫割让本国领土,其中除了一个巴西,其他的有智利这样的小国家,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为何玻利维亚会这么?不成器?呢?
首先呢,我们先要来了解下历史上玻利维亚的国家内部情况。
玻利维亚这个国家,其实在独立后依旧是非常的动荡。从建国到21世纪初不到200年的时间内,就发生了近两百次政变。这也就是说有的政府往往可能上台不到两三个月,甚至更早,就被又一个新的政府给推下了台了。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玻利维亚因为是西方殖民者在南美重要殖民地之一,人种比较繁多,而本来就容易产生一些矛盾,但国家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缓解矛盾,这就造成了在玻利维亚国内等级观念非常强烈当地土著还有黑人的身份地位最低,然后混血人的位置稍微高一点,白人的地位最高。
有了阶级矛盾自然就会有争端,这三个阶级之间长久以来斗争不断,就造成了玻利维亚内部之间的矛盾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还不乏有流血冲突出现。
而在这种国内高压政局下,整个国家的真正统治权一般会牢牢的掌握在军队的手中。但我们应该都清楚,当完全的由军队统治国家的时候,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举个例子,军方统治下大概率会出现独裁,而一方独裁则会令诸多势力感到不满,于是这就很容易出现一些利益冲突,当时玻利维亚国内就是一个这样的局面。
玻利维亚军队之间非常的不和谐,有点像民国时期的中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战;虽然大家表面上赞成这个统一,但实际上每个军队之间都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政府则是游说于各个军阀之间,从而达到一种平衡。在对外战争的时候虽然口号喊的一个比一个响亮,但是真正打仗的时候,一个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玻利维亚国内有阶级矛盾,掌控国家的军队又有利益冲突,这种现象是非常不利于整个国家上下和谐的。国家如此,很容易导致民众情绪消极,从而使得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发展,最终造成国家整体发展的缓慢的现象,逐渐与周边国家形成鲜明差距。
如果一个国家的机器不能够正常运行的话,自然就不可能生产出大量的战争资料,就算玻利维亚国土面积再大,但在与他国交战的时候,也无法汇聚足够的实力与其相去抗衡,而这个实力也并不单单指的是军事武器之类,还表现在人力的汇聚上。
所以玻利维亚国土面积虽大,但也只是一个纸老虎,徒有其表。
说完了国内情况,我们再来了解下外部的。
个人之所以多次提到它?不成器?,主要是说它军事实力太弱了,连周边的一些小国都打不过比如1879年与智利争夺硝石(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工业的主要原材料之一)败了,智利国土面积不如玻利维亚就罢了,但它不仅打败了玻利维亚,甚至还欺压的它丧失了大片领地。
而之所以会这么惨,并不仅仅只是因为玻利维亚国内出了问题,还是因为这个南美小国其实在当时也不容小觑,它有了?资本?与玻利维亚抗衡,也就是说玻利维亚是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局势下,才会落得惨败的田地。
我们先来说它与智利的?硝石战争?,智利到底强在哪?
当时的硝石在整个世界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只要哪个地方发掘了它,必定会引起多方势力的角逐,而在当时阿塔卡马地区就恰好发掘了大批硝石矿藏。但这个地区在西班牙殖民者走后就成为了玻利维亚、智利,还有秘鲁三国的边界地带,而且其中详细的地盘划分并没有协商好。
也就是说这是个蕴藏丰富战略资源的问题地带,这样一个地方自然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争夺而在争端中,尽管玻利维亚有秘鲁这个亲密战友,却依旧不是智利的对手,最终连输带割让在1884年的《停战协定》中将其靠近太平洋沿岸的全部领土全丢了。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土地的割让,也自此让玻利维亚没了对外出海口,自此愈发的衰弱。
而智利之所以能打赢,一方面则是自身正处鼎盛阶段;一方面则是在于它有英国的支持。
1、智利自1818年独立后,也曾一度与玻利维亚一样陷入混乱之中。但它的具体国情还是与玻利维亚有所不同的,智利的政权始终是在白人地主手中。而自从1831年保守党上台执政后,开始采取措施,在保障大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相应的缓和阶级矛盾,智利国内秩序愈发的稳定。
稳定后的智利,开始对外开放,它不断的利用本土资源来引入英美外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当时的智利一度成为世界最重要的产铜国之一。除此之外,它还借助外资,开始兴办铁路,开始的铁路只是运输矿产,到了后来就什么都运了,久而久之智利国内的基础设施与军事武器也愈发的像英美靠拢。
这与玻利维亚就形成了诸多鲜明对比玻利维亚地区争端不断,甚至因为境内多高原,造成大批人口没有融入这个国家体系,而智利国内稳定,不仅有强大的凝聚力可以极大限度的融入人力进行战争,还能够依靠着流畅的铁路网最大化的运输物资;除此之外,尽管一直有向欧洲购买,但大批玻利维亚军队依旧是没有火器,大多拿着原始的弓箭就上了战场,这又如何是装备精良的智利的对手呢?
2、英国站出来了,也是一个大因素。当英国站出来的时候,玻利维亚又岂有不输之理呢?而当时英国之所以站队智利,主要是因为自身利益受到了玻利维亚的侵犯。
自从阿塔卡马地区开采硝石之后,闲不住的英国就屁颠屁颠的跑过来挖宝了,并且在当地还成立了不少矿产公司。而玻利维亚由于国内一直战乱不断,军方出于军费需要,加大了对英国企业的税率,在英国表示不满后,玻利维亚更是强硬的没收了其全部资产,这就自然会引起英国的恼怒了。
而就光凭有英国的支持,我们退一步讲,即便是玻利维亚国内没有矛盾,也依旧不会是智利的对手。
兵不血刃占领阿科斯塔城后发生了什么?
对,看过一本中国驻南美的外交官写的书,书中是这么说的,内容应当可信。
具体也不清楚
老美一战前,军力相当弱,军队数量也很少。
因为担心军队的强大可能会威胁到民主制度
19世纪中期,整个南美洲都获得了独立。但是新的共和国仍然处于动荡之中,他们热衷于开发自己的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走向世界。在太平洋海岸和附近地区,硝酸盐的资源特别值钱,因而在这个地区就成为智利和秘鲁、玻利维亚争夺的焦点。这种争夺最终导致了战争。
1879年——1883年,秘鲁与智利爆发了争夺太平洋沿岸硝石矿区的太平洋战争,由于陆地交通很糟糕,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海权。在这方面,智利海军的规模最大,装备也最先进,而玻利维亚根本就没有海军。海战模式似乎仍然按照美国内战时期的海洋战略进行,强大的智利海军对秘鲁海港城市伊基克进行封锁,而短小精悍的秘鲁海军则在尽量避免海上决战的前提下进行灵活的海上游击战。
作为秘鲁海军总司令的格劳海军上将,亲自率领秘海军第一舰队同智利海军交战。1879年5月,秘鲁海军两艘最强大的战舰突袭了停泊在伊基克港附近的智利军舰。秘鲁炮塔舰“胡阿斯卡”号对智利单桅帆船“埃斯梅拉达”号发起了三次撞角攻击,第三次终于成功地撞上了后者,使其迅速沉没,试图进行跳帮作战的“埃斯梅拉达”号舰长普拉特也被打死。但秘鲁舷侧炮铁甲舰“独立”号在撞击智利单桅帆船“科瓦东加”号时由于太靠近海岸而触礁沉没。这是一次得不偿失的进攻,秘鲁海军只剩下了“胡阿斯卡”号这唯一的主力舰。
7月23日,“胡阿斯卡”号捕获了智利的运马船“雷马克”号,而另一方面,封锁伊基克的智利舰队由于疲劳和补给不畅,被迫转移到瓦尔瓦里诺进行整修。为此,智利解除了海军上将威廉姆斯的职务,让加尔瓦里诺·雷勒罗斯准将接替了他。9月20日,智利海军再度出航,首先是增援安托法加斯塔的部队,然后兵分两路,希望在海上截击“胡阿斯卡”号。
10月8日,由“胡阿斯卡”号和“联合”号组成的秘鲁小舰队准备进入安加莫斯海湾骚扰安托法加斯塔的的智利陆军,却遭到了早已埋伏在那里的智利5艘军舰的截击。“胡阿斯卡”号试图避免这场众寡悬殊的战斗,但是刚完成维修养护的智利中央炮位铁甲舰“阿尔米兰特·科查恩”号与“布兰科·恩卡达拉”号的速度更快,上午9时30分,“胡阿斯卡”号被泊转舵迎战。在一个半小时的激烈战斗之后,已经失去战斗力的“胡阿斯卡”号投降,格劳海军上将战死。
制海权被智利掌握,智利海军在此后的战争中广泛使用了海上力量,在一系列两栖作战中将大量陆军部队运送上岸,最终智利依靠海上优势赢得了对秘鲁-玻利维亚联盟的胜利。夺取了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原属于玻利维亚的盛产铜矿和硝石的领土,从此智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矿和硝石矿出口国。
此后秘鲁大举向英国订购军舰,后经济崩溃,无力支付尾款,到处寻找买主,出售变现。清朝没有买成,最终卖给了土耳其
玻利维亚和智利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南美太平洋战争是智利同玻利维亚、秘鲁争夺南太平洋沿岸阿塔卡马荒漠硝石产地的战争。
阿塔卡马荒漠位于玻利维亚、智利和秘鲁的交界处,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从未明确划定归属。三国独立后,玻利维亚据有阿塔卡马荒漠中部安托法加斯塔地区,秘鲁占有荒漠北部塔拉帕卡地区,智利则取得荒漠南部地区。三国均认为对荒漠地区拥有主权。由于在阿塔卡马荒漠中部和北部发现丰富的硝石矿藏,三国争执更加尖锐。
智利人首先在阿塔卡马沙漠开采硝石矿,一开始就酝酿着两国之间的纠纷。智利人认为,他们的采矿活动使沙漠富饶起来了,还使玻利维亚政府坐享其成地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理应得到玻利维亚人的支持和赞赏。可是,玻利维亚人并不领这个情,他们对智利人在沙漠中采矿怀有反感情绪。玻利维亚政府采取了限制智利人的各种措施,其中包括对开采鸟粪层和硝石矿的人征收很重的税。智利每提出一个新要求,就要举行一次新的谈判。最后,在1874年,智利被迫再作让步,签订了一个新的条约,智利放弃南纬24°以北的全部权利。作为交换条件,玻利维亚同意在25年内对智利公司不提高现行税率。新条约使双方矛盾得到了暂时的缓和。
由硝石矿引起的纠葛,还存在于智利和秘鲁之间。智利人沿着阿塔卡马沙漠,越过邻国玻利维亚的太平洋沿岸领土,扩张到了秘鲁南部的塔拉帕卡。智利人在秘鲁领土上利用秘鲁的地下矿藏发财致富,也导致秘鲁人的严重不满。
在由硝石引起的智利、秘鲁、玻利维亚三国的矛盾中,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为了共同对付智利的扩张,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于1873年签订了攻守同盟条约。秘鲁政府还通过了一项法律,规定塔拉帕卡的硝石实行国家专卖,以此打击这些智利采矿者。
1878年,玻利维亚决定对智利公司增加税额。智利公司根据1874年条约拒绝交纳。玻利维亚决定没收其全部资产并公开拍卖。于是,智利政府决定诉诸武力。
1879年2月14日,就在玻利维亚政府决定拍卖智利硝石矿的那一天,智利的埃米略·索托马约尔上校带领200名智利士兵,突然在阿科斯塔登陆,轻而易举地驱逐了该城的玻利维亚公务人员和驻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该城,并在公共建筑物上升起了智利国旗。智利军队的这一行动导致了1879年~1883年使整个美洲大陆不安的一场长达4年的战争。史称“硝石战争”或“南美太平洋战争”。
同年4月5日,智利正式向玻、秘两国宣战。智利拥有一支两倍于秘玻联合舰队的海军,在梅希约内斯附近海战中获胜,取得了海上控制权。11月初,智利军队在秘鲁皮萨瓜登陆,全歼当地守军,迅速占领了塔拉帕卡省全境。
梅希约内斯附近海战战役1880年初,智利军队在秘鲁伊洛和帕科查港登陆,占领莫克瓜,通过荒漠地带,在塔克纳和阿里卡两次战役中打败了玻秘联军。至此,智利军队已占领了玻秘两国太平洋沿岸全部硝石产地。玻利维亚失去了继续进行战争的能力,并实际上退出了战争。1881年1月17日智利军队攻占秘鲁首都利马。1883年10月20日,秘鲁与智利在利马北部安孔城签订条约,结束了太平洋战争。
根据《安孔条约》,智利夺取了战前发生利益纠纷的全部地区,大大扩张了领土,独占了硝石矿产地。秘鲁将塔拉帕卡省割让给智利,并将塔克纳和阿里卡两地区交给智利管辖10年。玻利维亚则先后于1884年和1904年与智利签订瓦尔帕莱索协定和“和平友好条约”。玻利维亚丧失了安第斯山脉与太平洋沿岸之间的全部领土,成为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严重地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
此后,玻利维亚要求重新获得安第斯山脉与太平洋沿岸之间的领土和出海口的努力从未停止过,1978年与智利因出海口问题谈判破裂而断交,迄今保持领事关系。在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的太平洋战争博物馆里,一枚作为展品的徽章上写着:“玻利维亚不曾失去,也永远不会失去它在太平洋的权利。”
云盖战役
智利同玻利维亚、秘鲁争夺南太平洋沿岸阿塔卡马荒漠硝石产地的战争。阿塔卡马荒漠位于玻利维亚、智利和秘鲁的交界处,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从未明确划定归属。三国独立后,玻利维亚据有阿塔卡马荒漠中部安托法加斯塔地区,秘鲁占有荒漠北部塔拉帕卡地区,智利则取得荒漠南部地区。三国均认为对荒漠地区拥有主权。由于在阿塔卡马荒漠中部和北部发现丰富的硝石矿藏,三国争执更加尖锐。1866年,智利与玻利维亚签订边界条约,规定以南纬24°线为两国边界,南纬23°线与25°线之间一切矿产品和输出产品的关税,由两国平分。同年,智利和英国合资经营的硝石公司同玻利维亚签订合同,取得在安托法加斯塔地区的开采权。1874年玻智两国签订新约,规定智利政府放弃南纬24°线以北地区的全部权利,玻利维亚同意在25年内对智利公司不提高现行税率。1878年,玻利维亚决定对智利公司增加税额。智利公司根据1874年条约拒绝交纳。玻利维亚决定没收其全部资产并公开拍卖。1879年 2月14日,智利在英国资本家的支持下,出兵占领玻利维亚领土安托法加斯塔,南美太平洋战争爆发。秘鲁因曾与玻利维亚签订一项秘密同盟条约,不久也卷入冲突。同年4月5日智利正式向玻、秘两国宣战。智利拥有一支两倍于秘玻联合舰队的海军,在梅希约内斯附近海战中获胜,取得了海上控制权。11月初,智利军队在秘鲁皮萨瓜登陆,全歼当地守军,迅速占领了塔拉帕卡省全境。1880年初,智利军队在秘鲁伊洛和帕科查港登陆,占领莫克瓜,通过荒漠地带,在塔克纳和阿里卡两次战役中打败了玻秘联军。至此,智利军队已占领了玻秘两国太平洋沿岸全部硝石产地。玻利维亚失去了继续进行战争的能力,并实际上退出了战争。1881年 1月17日智利军队攻占秘鲁首都利马。1883年10月20日,秘鲁与智利在利马北部安孔城签订条约,结束了太平洋战争。根据安孔条约,秘鲁将塔拉帕卡省割让给智利,并将塔克纳和阿里卡两地区交给智利管辖10年。玻利维亚则先后于1884年和1904年与智利签订瓦尔帕莱索协定和“和平友好条约”。玻利维亚丧失了安第斯山脉与太平洋沿岸之间的全部领土,变成了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严重地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
云盖战役:智利的荣耀之战
前因:
智利向秘鲁-玻利维亚宣战:1837年,智利普列托政府向秘鲁-玻利维亚联邦宣战。1839年1月20日,在利马以北450公里的小镇云盖,智利远征军将领曼努埃尔·布内斯的部队袭击了秘鲁-玻利瓦尔联邦最高执政官圣克鲁斯的联邦军,是为云盖战役。
经过六小时的激战,布内斯将军以少胜多,击溃了圣克鲁斯部队的主力,导致其3000多人伤亡,其中包括10余名高级将领。圣克鲁斯损失的兵力相当于其总有兵力的一半,此后,圣克鲁斯再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反攻。一个月后,圣克鲁斯逃往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联邦解体,智利远征军的任务完满完成。
云盖战役之前,智利远征军的情况非常危急。前一年年底,因为利马城内支持圣克鲁斯秘鲁-玻利维亚联邦的势力从中作梗,城内大量粮草和医药物资转移或焚毁。吃饭成了大问题,再加上部分士兵水土不服,病倒了却无药医治。布内斯被迫从占领了几个月的利马城撤出,向北进行战略转移。
他们前脚刚走,圣克鲁斯就后脚追上,云盖战役前十来天,双方在布恩河大战一场,互有得失。布内斯继续北上,而圣克鲁斯也紧随其后。圣克鲁斯认为,此时智利舰队虽然已经控制秘鲁南部的沿海港口,但照此趋势,布内斯孤军深入,只要尾随,伺机切断其补给线,就可以迫使其投降。
当布内斯率领远征军进入安卡什山地,圣克鲁斯知道机会来了。安卡什地形像一个外宽内窄的口袋,北部有潘德阿祖卡高峰,中间是一片相对平缓的河谷,东西两侧被安卡什山脉和桑塔河阻断,安塔什山脉后面是险深的峡谷。一等智利远征军进入安卡什地区,圣克鲁斯就率军占领了云盖镇,封锁了这个口袋南部的出口。
而另一边,布内斯也发觉,一方面,越往北部的热带山区行进,士兵们越为鼠疫、疟疾等传染病所苦。且粮食短缺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加上气候和地形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即便冒险翻越潘德阿祖卡峰,也还是前途未卜。另一方面,圣克鲁斯穷追不舍,若调头求和,只会落得和两年前的布兰科将军一样的下场。
两年前,智利海军上将曼努埃尔·布兰科指挥一支约2800人的远征军在秘鲁南部登陆,最后却在阿雷基帕市被圣克鲁斯包围。无奈之下,布兰科签署了和平条约,后率军返回智利。然而,包括总统普列托在内,智利人民大都认为所谓和平协约,实际上就是投降书,群情激愤之下,布兰科和他的参谋长被判为叛国罪,流放到海外。
布内斯明白,按照当前的局面,如果不想落得民族罪人的下场,就只有调头与圣克鲁斯决一死战。云盖战役当天,圣克鲁斯把他的军队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由800人组成的小分队占领了小高地普沿山,以此为第一道御敌屏障;而另有大部队部署在云盖城外,以步兵营组成右翼和左翼,中路则是炮兵和骑兵营。
而布内斯把他的5400人分成4个师,包括9个步兵营和3个骑兵团。黎明时分,布内斯派出三个营的士兵去夺取高地。面对这场事关存亡的战役,智利士兵也拿出一往无前的勇气,冒着联邦军密集的炮火缓慢前进,在第一个股部队几乎全军覆灭之后,第二组和第三组队伍终于成功夺取了普沿高地,团灭了驻守的联邦军步兵营。
布内斯在普沿高地布置好炮兵,随后,骑兵和步兵在炮火掩护下依次冲向联邦军。由于智利方面的骑兵有三个兵团,而圣克鲁斯的部队只有两个骑兵团。因此,布内斯先以骑兵集中冲击联邦军左翼,搅乱对方阵型后,再由一队步兵顶上,与联邦军近距离交战,拖住左翼敌军。
而冲锋的骑兵团绕到后方攻击敌军中路,拖住联邦军的骑兵。另一边,剩余的步兵开始进攻联邦军右翼。中午时分,联邦军左翼的主帅莫兰战死,左翼战线最先崩溃。士兵四散撤退,圣克鲁斯紧急抽调骑兵前去阻截,意图重组队形。慌乱之中,许多士兵不顾军令,与骑兵发生冲突,被骑兵军团的坐骑踩伤或踢死的有数百人。
到下午两点,圣克鲁斯眼见胜利无望,率先带领自己的参谋团队和亲信部队撤离了战场,联邦军遂全线溃退。云盖一战,布内斯以六百余人的伤亡换得对方半数左右的伤亡率,从而一战成名。
后果:
曼努埃尔·布内斯成为智利下任总统:云盖之战,布内斯扭转战局,击溃圣克鲁斯,秘鲁-玻利维亚联邦解散,布内斯一举成名,三年后成为新任智利总统。
结论:云盖战役直接导致了秘鲁-玻利维亚联邦的崩解,同时也滋长了智利的扩张主义民族情绪,为之后的南美太平洋战争埋下伏笔。另一方面,布内斯个人的威信和名望也得以确立,普列托卸任之后,他于1841-1851年间连任两届智利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