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赛程预告 赛程预告
科索沃问题的起因是什么_科索沃问题
tamoadmin 2024-07-11 人已围观
简介1.科索沃一直是巴尔干地区种族和宗教争端的焦点,为何它会成为“火药桶”?2.如何看待克林顿在科索沃战争时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这一对外政策思想3.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边境冲突,他们之间有何恩怨情仇?“导火索”又被点燃?4.为什么美国和欧盟会支持科索沃独立,而俄罗斯强烈反对?有什么历史原因吗?5.科索沃事件的科索沃事件的教训1999年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的表决结果通过
1.科索沃一直是巴尔干地区种族和宗教争端的焦点,为何它会成为“火药桶”?
2.如何看待克林顿在科索沃战争时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这一对外政策思想
3.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边境冲突,他们之间有何恩怨情仇?“导火索”又被点燃?
4.为什么美国和欧盟会支持科索沃独立,而俄罗斯强烈反对?有什么历史原因吗?
5.科索沃事件的科索沃事件的教训
1999年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由西方7国和俄罗斯提交的科索沃问题决议。表决之前,南联盟开始从科索沃撤军,北约宣布暂停对南的空袭。“盟军行动”的空袭正式结束。
1999年6月20日,北约正式宣布结束对南联盟轰炸。“盟军行动”的空袭正式结束。科索沃战争以塞尔维亚人的失败而告终。
北约19个国家中有13个国家(美、英、法、德、意、加、荷、挪、比、土、葡、西、丹)直接参加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付出了约130亿美元的高额战费,总共派遣飞机1000多架,舰艇40多艘(其中美国约730架飞机、24艘舰艇,北约其他国家约325架)。飞机共出动32000架次,投弹13000吨,使用了大量杀伤性能极强的新式武器,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南联盟18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20多家医院被毁,300多所学校遭破坏,还有50多座桥梁、12条铁路、5条公路干线、5个民用机场被炸毁,39%的广播电视传播线路瘫痪,大批工厂、商店、发电厂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
南联盟军民击落了F-117A隐形战斗机在内的61架北约飞机,以及无人驾驶飞机30架、直升机7架、巡航导弹238枚。
科索沃一直是巴尔干地区种族和宗教争端的焦点,为何它会成为“火药桶”?
你好。不是。原因是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与塞尔维亚族,有民族冲突,这种冲突源于历史原因和宗教信仰以及民族隔阂问题。
但是有人说过这样的话“科索沃战争也击碎了俄罗斯以拥抱资本主义回到欧洲大家庭的梦想” 科索沃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 是美俄两国争斗的产物 前那斯拉夫地理位置重要 是俄罗斯与西亚欧洲联系的桥梁 是兵家必争之地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 叶利钦以亲西方的姿态调整国家战略 外交政策 以为没有了意识形态上的差别就意味着没有的差别 就可以交朋友了 太天真了 西方的冷战思维意识形态上的差别不是主要因素而是国家战略的要求 国家利益的要求 就像现在 美俄角力依旧 只是强度上弱了苏联解体 俄罗斯依旧强势 保持强的核武器体系 军力 西方不会容忍一个强国在东方虎视眈眈 叶利钦虽然放下架子 低声下气 的西方不会买账 科索沃战争就是西方为限制俄罗斯而进行的 战略性的战争 让前南离俄罗斯在政治联系上远一些 肢解前南 分化削弱前南 都是为了对付俄罗斯而俄罗斯也清醒了 叶利钦后期发展中俄关系任用普京 推行强势政治 俄罗斯和西方的和善关系自普京上台做总理就强硬了 。
如何看待克林顿在科索沃战争时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这一对外政策思想
之所以科尔沃会被称为是“欧洲的火药桶”这和它的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科尔沃地区有着优厚的自然资源,在其他国家的眼里,这是一块风水宝地,而且科尔沃民族并不稳定,宗教也不稳定,所以不断的发生战乱,被称为是欧洲的火药桶。
科尔沃自古以来就有着“欧洲火药桶”的名声,之所以这样,也是有很多复杂的因素掺杂在其中。比如说地理关系,还有民族,宗教,人种等一系列的问题聚在一起,在科尔沃地区上演了很多人间悲剧。从公元四到五世纪的时候,在科尔沃地区生活着很多游牧民族,后来到了六世纪的时候,又来了很多斯拉夫人,这些人发生了战乱,在12世纪的时候,斯拉夫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塞尔维亚王国,而科索沃也被吞并。
后来土耳其来和塞尔维亚争夺科索沃,后来就爆发了第一次科索沃战争,塞尔维亚战败,而科索沃又归属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生活在科索沃土地上的塞尔维亚人所信奉的是东正教,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信奉的却是伊斯兰教,后来塞尔维亚人就离开了,最初生活在科索沃土地上的阿尔巴尼亚人回到了家乡。但是没多长时间,又爆发了战争,最后科索沃又成为了奥匈帝国的势力。
生活在科索沃土地上的阿尔尼亚人信奉的是伊斯兰教,被奥匈帝国看成是异教徒,不断的进行压迫,最后他们奋起反抗,并且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奥匈帝国破碎,科尔沃又到了塞尔维亚的手里。
几经周折,又爆发了第2次世界大战,而科尔沃也在为民族的独立做努力,后来在2010年的时候,他们终于宣布独立了。然而科尔沃地区是一块风水宝地,有着优厚的自然资源,很多国家对这块宝地都非常的眼红,甚至不惜一次又一次的大打出手,而科尔沃的民族也在不断的变换,宗教也在不断的更替,这使得科尔沃原有的文明被撕的粉碎。
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边境冲突,他们之间有何恩怨情仇?“导火索”又被点燃?
自冷战以来.人权问题一直是美国干涉他国内政、维护其全球霸权和利益的主要借口.
科索沃战争的直接起因是南联盟拒绝在美国一手拟订的关于解决科索沃问题的方案上签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认定南联盟在之前的科索沃冲突中对阿尔巴尼亚族的镇压严重侵犯了人权,于是在未经联合国批准的情况下悍然发动对南的大规模空袭,并成功的使南撤出科索沃驻军,科索沃得以高度自治。一直被西方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不久后倒台,代之以亲西方的科什图尼察。米氏并北遣送海牙受审,前不久在监房死亡,可悲、可叹。
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希望通过北约在全球树立霸权权威、推广强权政治的一种必然,同时也为当时全球热点北约东扩、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增加了助推力。(但随着欧盟凝聚力的提高,美欧在北约内部的利益分歧不断加剧,伊拉克战争德、法与美国的关系一度很尴尬,虽然近来有所改善,但也是皮笑肉不笑了,美国的全球战略已不依托北约了。)
“人权高于主权”思想是一种极其强烈的强权主义。这种思想完全抛弃了国际法,只要美国愿意就可以以人权的借口肆意侵犯他国主权而无须顾虑国际法,这与美国强烈希望凭借起无与伦比的国力维护其全球战略安全和利益、建立以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思想相吻合。
每个国家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权问题,特别是和经济、社会落后的地区情况更为严重,这就为美国提供了很好的借口。
为什么美国和欧盟会支持科索沃独立,而俄罗斯强烈反对?有什么历史原因吗?
科索沃原来是塞尔维亚境内的一个自治区,因为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科索沃由联合国托管。但是在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得到了美国和北约国家的支持。中国,俄罗斯,塞尔维亚等都不承认科索沃的主权。科索沃地区一直都不算太平,现在终于要对自己的绝对独立做出更大的挑战了。
科索沃要求进入科索沃境内的塞尔维亚人必须拥有临时签证,塞尔维亚证件在科索沃的控制领土内失效。科索沃开始强制将塞尔维亚车牌注册为科索沃共和国车牌。这引起塞尔维亚人的不满,塞尔维亚人立即反抗,在科索沃和塞尔维亚的入境口筑路设防,引发空中警报,甚至有民众在边境进行枪击警鸣,以表达对科索沃的震慑,威胁和不满。科索沃则在靠近塞尔维亚地区频繁调动警察,二者的战争一触即发。塞尔维亚总统也指责科索沃当局使矛盾升级,并称科索沃单方面想要挑起战争。欧盟出面调停,以失败告终。
科索沃为了缓解紧张的局势,在美国,北约等国家的支持下,决定将这个政策推迟到九月份执行。届时拆除障碍,并在科索沃北部建立充分的自由。但是塞尔维亚总统因为不承认科索沃的独立而经常收到威胁信。北约驻科索沃特派团表示,如果科索沃的北部稳定遭到威胁,他们准备干预冲突。乌克兰军队也已经做到保护科索沃的准备。俄罗斯也支持科索沃的独立。科索沃强制塞尔维亚人更换身份证件和登记号码的行为就是在排挤在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人,就是要为自己从塞尔维亚独立出去做充分的准备。
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俄乌战争刚结束,科索沃和塞尔维亚又拔剑弩张。国际局势从来都没有稳定过,幸亏生在泱泱华夏,一个热爱和平的文明大国,我们一定要珍惜和平幸福来之不易,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科索沃事件的科索沃事件的教训
你首先要晓得 这是有40多年历史的科索沃危机
他是从塞尔维亚独立出来 是前南斯拉夫问题的一部分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一个种族问题 塞族人和阿族人的问题
1999年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70多天的轰炸也是主要由于科索沃问题
科的独立必将带来地区的混乱
种族间的斗争
你还需要知道
1999年 联合国通过了1244号决议 一个关于将科索沃交给联合国托管的决议
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在安理会争论的焦点这在“独立和1244号决议是否冲突上”
而一些国家并未表态是由于担心分离主义会蔓延到自己国家(NY times 上说的)
俄罗斯坚决反对科索沃独立,主要是想继续影响这个地区,并进而对整个欧洲施加影响,同时也是出于对未来新的能源渠道的考虑
而推动KOSOVO 独立也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削弱俄罗斯的又一重要一步 (这句好像在答以前的历史题哦)
由美国一手操纵的科索沃独立事件震动了世界,也震动了中国。南斯拉夫的解体以科索沃始,看来也要以科索沃终了。 ?塞尔维亚的领导当然坚决反对,可是却说绝对不使用武力来保卫领土的完整,而且还要努力争取加入欧盟,其实正是欧盟伙同美国制造了南斯拉夫的解体,并支持科索沃独立,以使解体干净、彻底;如果塞尔维亚不交出科索沃,欧盟是绝对不会接受它的。如此不战不和的矛盾的政策,使同情塞尔维亚的国家也无能为力。
塞尔维亚不战不和政策使我再次想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当时英法联军以“亚罗船事件”为藉口发动了对广州的进攻,在形势万分危急的时刻,叶名琛采取了令人哭笑不得的十二字方针“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透露出这位天下第一糊涂无能的封疆大吏的无策和无奈。事实上,叶名琛确实是彻底的实行了他的诺言,他没有统率军队一战以保卫自己的国家,也没有与敌人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然而,他却解除了广州的城防,卸下了炮台的大炮,眼睁睁地看着英军兵不血刃占领了广州;他没有因不尽守土之责自裁以谢国人和朝庭,也没有变节投敌丧尽天良,更没有为保命落荒而逃,而是正襟危坐在总督衙门束手就缚,被英法联军捕获;押到印度,受尽屈辱,魂断异乡。战争的最后发展则是以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所率八旗禁军逡行畏战,进退失据,终于在北京朝阳门东的八里桥一触即溃(并非如香港导演编造的那样英勇奋战),致使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让中国的国耻永远定格在“大水法”的废墟上。读遍自一八四零年以来的一百多年的中国的血泪史,有的只是悲愤,惟叶名琛的这十二个字,却使我感到异样,既滑稽而又悲凉,心中就似有一把无名的业火,却遭冷雨,不得尽燃,欲哭无泪,睚眦欲裂,苍天在上,这是一种怎样的嘲讽啊!使人没有想到的是,今天竟然看到了这十二个字的南斯拉夫版。 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的不战不和政策毕竟不是个法啊!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完全没有“可操作性”,结果只能是任由事态自由发展,默认强者强加的既成事实。于是,据中新网3月8日电:“综合消息,塞尔维亚总理科什图尼察8日宣布辞职,并且要求解散议会,在五月举行议会选举。科什图尼察称,塞尔维亚政府内部已经无法在科索沃这一关乎国家未来的重大问题上采取一致的政策。” 科什图尼察不想做叶名琛,面对民族的灾难他选择了急流勇退,把“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十个字还给了总统,留给了后任,他自己则反叶名琛的“不走”方针。落荒而“走”了。 为其如此,始而高调反对的俄罗斯也只好降调,改作它图。据新华网莫斯科3月8日电(记者刘洋):“俄罗斯总统普京8日在会见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后说,俄罗斯有可能同意科索沃独立,但前提是有关做法必须符合国际法。”其实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俄罗斯再强硬,塞尔维亚自己不能站起来,也是白搭,其实这也是中国只能表示“高度关注”的原因。 对于科索沃事件,在我们国内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大观点,一说是,科索沃事件直接鼓舞了,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统一大业;另一说,台湾与科索沃,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所以科索沃事件对于中国没有影响。在这两大观点的争论中,谈得最多的就是国际法的破坏问题,以及国际法与“法理”的关系。对于所谓国际法,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综观整个近现代史,国际法之类的东西从来就没有真正“神圣”过,它只是列强们用来约束弱小国家的,或者是在特定的时期列强们为了维持它们之间的强盗平衡的一块抹桌布。在列强处理与弱小国家的关系时,根本就找不到他们曾经认真遵守国际法的过的例子。最新的证据就是美国并未得到联合国的授权,就悍然发动了入侵伊拉克的战争,就在前天美国自己也承认,伊拉克既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与恐怖组织毫无关系,从而彻底否定了美国发动战争的理由,但是,美国既未向伊拉克人民道歉,也没有给全世界一个起码的交待,同时也并不打算因为理由不成立而撤出伊拉克。 一九一九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多少也算一个战胜国,可是列强却剥夺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甚至还将胶州湾割让给日本,让中国人领教了所谓“公理战胜”虚伪,国际法的苍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这次可是货真价实的战胜国了,而且还是东方战场的主力,可是我们这个战胜国却在庆祝胜利的凯歌声中被割去了外蒙古,这真是对国际法最大的嘲弄。与此相反,抗美援朝战争,中国打退的却是“联合国军”,列强们这次颠倒是非大谈起什么“国际法”来了,然而最终却不得不与中国言和。在一九七二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时候,美国既不愿意承认当年联合国颠倒黑白侵略朝鲜威胁中国安全的歪理,又要联合中国抗衡前苏联的争霸,所以连提都没提中国与“联合国军”的“停战协定”,假装没有看到这件事在逻辑上的混乱,美国带头,西方紧跟,一起眯上了眼睛,假装这件事似乎根本不存在一样。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新中国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祖国已经有了初步完整的工业体系,有了“核牙齿”,有了一支令列强望而生畏的人民军队;有了绝不再受欺凌的实力和决心,所以,列强不得不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中国打交道了,强词夺理对中国已经没有丝毫作用了。 因此当此多事之秋,如果我们趴下了,再次沉睡,那么,没有科索沃事件,及其后台的罪恶图谋也会得逞。要知道,为了吃掉小羊,狼什么样的藉口都会发明出来的;叶名琛十二字的悲剧就会重演。 当我们仍然如《歌唱祖国》唱的那样“象初升的太阳,挺立在东方”,那么科索沃事件的影响再大,其奈我何! 科索沃于2008年2月17日正式宣布独立。科索沃独立虽然在国际社会的预料之中,但依然让人惊爆眼球。因为科索沃的独立打破了1999年科索沃战争所形成的由联合国和北约联合托管(由联合国特派团管理,北约领导的维和部队提供安全保障)的脆弱平衡,使巴尔干地区再次成为欧、美、俄各方势力拉锯角力的热点,不啻于激活了这个休眠多年的欧洲火药桶。
科索沃是1999年科索沃战争留下的政治畸胎,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打着“防止科索沃人道主义危机”的旗号,以武装打击逼迫前南政府签订城下之盟的结果。科索沃战争也击碎了俄罗斯以拥抱资本主义回到欧洲大家庭的梦想。所以,科索沃战争表面看去是美欧为首的北约和塞尔维亚的直面交锋,实际上是北约对俄威慑性地杀鸡儆猴。科索沃战争之后,俄罗斯面
临着北约东扩、欧洲TMD(战区导弹防御计划,Territorial Missile Defense)、颜色革命等连番挑战,逼迫普京总统直接同美欧摊牌。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造成了俄罗斯和美欧的尖锐对立,一个分裂的欧洲和危险的欧洲展现在国际社会面前。
一方面,美欧对决使欧洲内部的民族宗教矛盾明朗化。一般认为,白种人的欧洲同属于基督教文明。其实不然,俄罗斯之所以和塞尔维亚站在一起,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共属于斯拉夫民族,科索沃是斯拉夫民族的文化摇篮。因而两国同仇敌忾地坚守科索沃底线有文化和民族情感在内。另一方面,俄罗斯和塞尔维亚同属于东正教。前南分崩离析的过程中,属于天主教的克罗地亚就受到罗马教廷的支持。而在科索沃独立的过程中,同属于东正教的塞浦路斯和希腊也表达反对之意。因此,科索沃独立的负面效应已经开始逐渐发酵,欧盟内部也出现了民族、宗教冲突的苗头。这给致力于欧盟全面整合的欧洲人敲响了警钟。更重要的是,由于普京总统调整了全球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和美欧展开了直面交接的政策,美俄开始惊呼“冷战”重来。由于俄罗斯能源对欧洲的战略制约作用,欧盟对俄罗斯处于又惊又怕的矛盾心态中。为了化解俄罗斯的忧虑,北约已经考虑让俄罗斯加入TMD的计划。总之,俄罗斯的国力和1999年相比已是天壤之别。此外,俄罗斯反对科索沃独立的现实因素还包括,眼下美国正酝酿同属斯拉夫民族的乌克兰加入欧盟,而乌克兰则是俄罗斯文化的发祥地。因此,俄罗斯支持塞尔维亚,其实也是对本国命运的惺惺相惜。
科索沃独立其实也激活了美欧之间的矛盾。虽然美欧都支持科索沃独立,但在独立进程和方式上却存在不同。美国主张急独,认为“关于时间问题,早解决比晚解决好”(布什总统语)。欧洲则希望同时吸收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加入欧盟的方式温和解决科索沃独立问题。这一矛盾其实在科索沃战争之后就有所体现。一方面惊惧于美国军事力量对北约的主导控制,欧洲开始警醒建立独立防卫力量的重要性。在科索沃战争的当年12月份,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上就作出了推动欧洲独立防务建设决定。欧盟计划组建一支5万至6万人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以使欧盟有能力在北约不参与的情况下独立实施危机控制、维和以及救援行动。法国前国防部长就认为,科索沃战争是“欧洲觉醒的一个起点,它使欧洲意识到如果想要在国际舞台上特别是在自己所在的大陆上维护自己的政治存在的话,那它就必须拥有自己的防务。” 另一方面,厌倦战争的欧洲人不愿意在欧洲本土和俄罗斯发生直接对抗。尤其美国在欧洲做出部署导弹防御计划(TMD)的决定之后,欧洲各国尤其北欧国家对于深陷美欧冷战式对抗颇为不满。现在的问题是,欧盟的算盘落空,如亲西方的塔迪奇(Boris Tadic)当选塞尔维亚总统后,虽然对加入欧盟充满期待,但是对于科索沃独立却表达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不仅反对科索沃独立还将降低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的外交关系。联想到此前和俄罗斯签署的能源合作协议,以及俄罗斯警告乌克兰亲欧将其视作导弹打击目标的信息,俄罗斯不惜和欧盟死掐对决的态势已经形成。因此,科索沃独立,将会造成俄欧相争,美国得利的尴尬局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隐形的美欧矛盾可能就会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