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比分 实时比分

第四届北京业余排球联赛-北京业余排球组织

tamoadmin 2024-10-30 人已围观

简介1.中国女排郎萍个人简历2.率领美国女排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主教练郎平是哪里人?3.郎平的事迹给我们哪些启示4.陈招娣的生命最后半个月,一向坚强的她和女儿说:要不别治了中国女排郎萍个人简历郎平,奥运冠军,满族,原中国排球队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而赢得“铁榔头”绰号。曾入选第二届中国体育劳伦斯奖十佳名单(1980年)。198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1996年获得国际排联颁发的“世界最

1.中国女排郎萍个人简历

2.率领美国女排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主教练郎平是哪里人?

3.郎平的事迹给我们哪些启示

4.陈招娣的生命最后半个月,一向坚强的她和女儿说:要不别治了

中国女排郎萍个人简历

第四届北京业余排球联赛-北京业余排球组织

郎平,

奥运冠军,满族,原中国排球队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而赢得“铁榔头”绰号。曾入选第二届中国体育劳伦斯奖十佳名单(1980年)。198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1996年获得国际排联颁发的“世界最佳教"[1] 。2002年10月,由知名排球教练、运动员和记者组成的评委会以100%的得票,正式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迄今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 2012年3月3日,在2011-2012赛季全国女排联赛决赛中,带领广东恒大女排2:0战胜上海女排夺得冠军。2013年4月25日,郎平正式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中文名

郎平

外文名

Jane Lang

别 名

铁榔头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天津

出生日期

1960年12月10日

体 重

71kg

运动项目

排球

所属运动队

中国女排

专业特点

以四号位高点强攻著称

主要奖项

198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

1985年 当选世界十佳运动员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

1985年女排世界杯冠军

1986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

籍 贯

北京

血 型

O

早年经历编辑

郎平出生时,正是寒冻大地的冬日。由于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家”与“小家”的经济条件都很差。襁褓时期的郎平,身体虚弱,母亲常用小米粥来补充她的营养需求,没有给过她特别的优待。对于这段生活,她的母亲坦然地认为:“那时的生活就是那样,没什么值得奇怪的。”母亲这种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艰苦生活的思想,对郎平日后的成长影响颇深。

7岁那年,郎平迈进了小学的门坎儿,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光路小学,开始了她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涯。郎平的性格,既有生长在北方的父亲那种豪爽和奔放,又有来自南方的母亲那种恬静和细腻。这种优良性格使她“动”起来像个男孩子一样勇敢顽强,“静”下来又能比一般女孩子更为文静。

有一回,几个男孩子要和她比赛上树,看谁爬得高。别的女孩子听了都咋舌,可她却不服气地抬头看了看树的高度,然后毫不犹豫地硬是爬上去了,令伙伴们佩服不已。郎平的父亲是个体育迷,一有机会,他就带着女儿到住家附近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去看比赛。父亲对体育的酷爱,影响着郎平。在郎平少年时代的记忆里,排球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随着岁月的改变,郎平的个头儿越长越高了。站在同龄人当中,她犹如“鹤立鸡群”,非常突出。

2运动生涯编辑

1973年4月里的一个周末,这是郎平值得记忆的一个日子。北京工人体育场业余体校排球班的老师来学校挑选队员了。已升入小学六年级的郎平,因身高而被选中去参加测试,这消息使她的心头掠过一阵喜悦。星期天,风和日丽。郎平和几个同学结伴来到了体校,这里聚集了许多前来测试的学生。实测内容有弹跳摸球、速跑等项目。郎平真希望自己能够测试合格,这对她来说将是一件多么快活的事情啊!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选

拔,身高1.69米的郎平果然榜上有名,从此排球闯进了她的生活,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排球班的训练从6月份开始,一直练到了骄阳似火的8月份。

起初,训练的内容还让人感到比较轻松,可后来,难度随之加大起来。在与排球最初接触的日子里,郎平经受了体质与意志的考验。一些队员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败下阵来。特别是当初与郎平一块参加训练的同班同学小陈,也已偃旗息鼓不练了。她对郎平说:“虽说咱俩在学校里都酷爱体育,可这么大运动量的训练,我可从没经历过。我父母可不愿意让我受这份罪,每天累得什么似的,他们可心疼了。”在以后的时间里,郎平都是独自一人去体校。枯燥、乏味、艰苦的训练,也曾使她产生过动摇,可每当此时,父母就叮嘱她:“平平,吃点苦算什么,你既然喜欢打排球,就不能半途而废。”郎平始终不忘父母的鼓励,顽强地坚持下来了,并且凭着自身良好的条件和素质,凭着突飞猛进的球技,从短训班到了长训班,成了北京工人体育场业余体校排球班的一名正式队员。

进入北京队

1974年初,刚刚从北京东光路小学毕业的郎平,来到了北京朝

郎平

阳中学(现北京陈经纶中学)。学校里有体操队、田径队、游泳队、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等多种运动队。郎平仍然对排球情有独钟,她参加了排球队,参加训练时肯于摔打拼杀,弄得一身泥土也不在乎。她比一般女孩子能吃苦,没有一点娇气。有时练接球练得两臂红肿的,但她仍能咬牙坚持。无论怎样练,她都从无怨言。郎平脚上的鞋几乎是一个月穿破一双。同学们常开玩笑说:“郎平,你的球鞋又露脚趾头了。”她从不介意,就连时常穿姐姐淘汰下的衣服,她也觉得无所谓。她不在乎别人怎样评论自己的衣着,只在乎能不能打好球。

在这一年的秋季,郎平被选进了北京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成了排球培训班的专业队员。北京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是专门为高一级体育专业队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学校。在二体校,郎平出色地完成了基础训练的重要课程。在身体恢复正常、技术日趋娴熟的同时,她的性格也更加开朗,意志也更加坚强,思想也更加成熟了。处在豆蔻年华时期的郎平,凭着自己始终不渝的韧劲儿,经过顽强的努力,终于成了群芳之冠,以最佳的人选进入了她日思夜想的北京队。从此,她向着顶峰开始了新的攀登。

世界扣球手

1978年,郎平参加全国排球甲级队联赛,表现突出,后来被袁伟民教练看中,进了国家队。经过刻苦磨练,她成为“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出色的高位拦网和落地开花的扣杀技术,让世人为之惊讶。之后进入了她的教练生涯,20多年间曾分别出任过新墨西哥州大学女子排球队、八佰伴全明星队、世界超级明星联队、美国排球协会全美训练中心、中国女子排球队、意大利摩迪纳队、美国国家女子排球队、广东恒大女排等队伍的主教练。

重大经历

1973年进入北京工人体育馆少年体校排球班练习排球。

1976年进入北京市业余体校。

同年入选北京市排球队。

1978年入选国家集训队。

1978年郎平随中国队获第八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银牌。

1979年获第二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

1981年获德国不来梅国际排球邀请赛冠军,个人获得“最佳攻球手奖‘’。

同年获得第3届世界杯女排赛冠军,个人获“优秀运动员奖‘’。

1982年获第9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第9届亚运会女排比赛金牌。

1983年在世界超级女排赛上获得冠军。

1984年获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女排比赛金牌。

1985年获上海“新民晚报杯”国际邀请赛、“海鸥杯”国际女排邀请赛和第四届世界杯女排赛冠军,并获“优秀运动员奖”和“最佳运动员奖”。

1985年郎平退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专业。

1987年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留学,并取得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后赴国外打球。

1989年郎平带领意大利摩迪那俱乐部女子排球队获意大利杯赛冠军。

1990年回到国家队,带领中国女子排球队获第11届女子排球锦标赛亚军。

1991年率新墨西哥州大学女子排球队获美国东部地区女子排球赛冠军。

1995年开始执教中国女排。

同年率队获得女排世界杯季军。

1996年率领中国女排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

1997年率国家队获第9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

1999年开始郎平远赴意大利执教,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率意大利摩德纳女子排球队在2000年获意大利女排联赛冠军。

2001年夺得欧洲女排冠军联赛冠军。

2002年再夺得意大利联赛和杯赛双料冠军。

2002-2003赛季开始郎平转执教意大利诺瓦腊俱乐部。

率领诺瓦腊女排夺得意大利超级杯和2004年意大利联赛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郎平率领美国女排夺得银牌。

2009年,郎平回国执教广东恒大女排。

带领恒大女排获得2009-2010赛季全国女排联赛甲B冠军。

2010-2011赛季全国女排联赛甲A亚军。

2011-2012赛季全国女排联赛甲A冠军。

2012-2013赛季全国女排联赛甲A亚军。

2013年4月25日,郎平重掌中国女排帅印。

2013年5月5日,郎平率领恒大女排在越南夺得亚俱杯冠军。

2014年10月13日,郎平率领中国女排获得2014女排世锦赛亚军。

率领美国女排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主教练郎平是哪里人?

郎平,著名女子排球运动员、教练员,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而羸得“铁榔头”绰号。曾入选中国体育劳伦斯奖第二届(1980年)十佳名单。

中文名: 郎平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天津

出生日期: 1960年12月10日

身高: 1米84

运动项目: 排球

所属运动队: 广东恒大俱乐部女排

专业特点: 四号位高点强攻著称

主要奖项: 198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

1985年 当选世界十佳运动员

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球金牌得主

籍贯: 北京

目录

成长故事出身

成为队员

进入北京队

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

所获荣誉

国家形象人物

运动经历

运动成绩

执教生涯

场外荣誉

执教战绩

评价

执教美国

布面及油画

回国执教

十次手术健康隐患

左右股骨头都有病

左膝盖已开过7次刀

腰伤严重怕坐飞机

成长故事 出身

成为队员

进入北京队

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

所获荣誉

国家形象人物

运动经历

运动成绩

执教生涯

场外荣誉

执教战绩

评价执教美国布面及油画回国执教十次手术

健康隐患 左右股骨头都有病 左膝盖已开过7次刀 腰伤严重怕坐飞机展开 编辑本段成长故事

出身

郎平出生时,正是寒冻大地的冬日。由于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郎平写真集(20张)大家”与“小家”的经济条件都很差。襁褓时期的郎平,身体虚弱,母亲常用小米粥来补充她的营养需求,没有给过她特别的优待。对于这段生活,她的母亲坦然地认为:“那时的生活就是那样,没什么值得奇怪的。”母亲这种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艰苦生活的思想,对郎平日后的成长影响颇深。7岁那年,郎平迈进了小学的门坎儿。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光路小学,开始了她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涯。郎平的性格,既有生长在北方的父亲那种豪爽和奔放,又有来自南方的母亲那种恬静和细腻。这种优良性格使她“动”起来像个男孩子一样勇敢顽强,“静”下来又能比一般女孩子更为文静。有一回,几个男孩子要和她比赛上树,看谁爬得高。别的女孩子听了都咋舌,可她却不服气地抬头看了看树的高度,然后毫不犹豫地硬是爬上去了,令伙伴们佩服不已。郎平的父亲是个体育迷,一有机会,他就带着女儿到住家附近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去看比赛。父亲对体育的酷爱,影响着郎平。在郎平少年时代的记忆里,排球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随着岁月的改变,郎平的个头儿越长越高了。站在同龄人当中,她犹如“鹤立鸡群”,非常突出。

成为队员

1973年4月里的一个周末,这是郎平值得记忆的一个日子。北京工人体育场业余体校排球班的老师来学校挑选队员了。已升入小学六年级的郎平,因身高而被选中去参加测试,这消息使她的心头掠过一阵喜悦。星期天,风和日丽。郎平和几个同学结伴来到了体校,这里聚集了许多前来测试的学生。实测内容有弹跳摸球、速跑等项目。郎平真希望自己能够测试合格,这对她来说将是一件多郎平执教集(11张)么快活的事情啊!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选拔,身高1.69米的郎平果然榜上有名,从此排球闯进了她的生活,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排球班的训练从6月份开始,一直练到了骄阳似火的8月份。起初,训练的内容还让人感到比较轻松,可后来,难度随之加大起来。在与排球最初接触的日子里,郎平经受了体质与意志的考验。一些队员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败下阵来。特别是当初与郎平一块参加训练的同班同学小陈,也已偃旗息鼓不练了。她对郎平说:“虽说咱俩在学校里都酷爱体育,可这么大运动量的训练,我可从没经历过。我父母可不愿意让我受这份罪,每天累得什么似的,他们可心疼了。”在以后的时间里,郎平都是独自一人去体校。枯燥、乏味、艰苦的训练,也曾使她产生过动摇,可每当此时,父母就叮嘱她:“平平,吃点苦算什么,你既然喜欢打排球,就不能半途而废。”郎平始终不忘父母的鼓励,顽强地坚持下来了,并且凭着自身良好的条件和素质,凭着突飞猛进的球技,从短训班到了长训班,成了北京工人体育场业余体校排球班的一名正式队员。

进入北京队

1974年初,刚刚从北京东光路小学毕业的郎平,伴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来到了北京朝

阳中学(现北京陈经纶中学)。学校里有体操队、田径队、游泳队、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等多种运动队。郎平仍然对排球情有独钟,她参加了排球队,参加训练时肯于摔打拼杀,弄得一身泥土也不在乎。她比一般女孩子能吃苦,没有一点娇气。有时练接球练得两臂红肿的,但她仍能咬牙坚持。无论怎样练,她都从无怨言。郎平脚上的鞋几乎是一个月穿破一双。同学们常开玩笑说:“郎平,你的球鞋又露脚趾头了。”她从不介意,就连时常穿姐姐淘汰下的衣服,她也觉得无所谓。她不在乎别人怎样评论自己的衣着,只在乎能不能打好球。在这一年的秋季,郎平被选进了北京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成了排球培训班的专业队员。北京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是专门为高一级体育专业队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学校。在二体校,郎平出色地完成了基础训练的重要课程。在身体恢复正常、技术日趋娴熟的同时,她的性格也更加开朗,意志也更加坚强,思想也更加成熟了。处在豆蔻年华时期的郎平,凭着自己始终不渝的韧劲儿,经过顽强的努力,终于成了群芳之冠,以最佳的人选进入了她日思夜想的北京队。从此,她向着顶峰开始了新的攀登。

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

1978年,郎平参加全国排球甲级队联赛,崭露头角,被袁伟民教练看中,进了国家队。经过刻苦磨练,她成为“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出色的高位拦网和落地开花的扣杀技术,让世人为之惊讶。之后就当上了美国教练,进入了她的教练生涯。

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1980年 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优异成绩奖” 1980年被国家体委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1981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1年 获不来梅国际邀请赛最佳攻球手奖,在第3届世界杯女排赛中获优秀运动员奖 1981年被国家体委和团中央授予“勇攀高峰、为国争光运动员’称号,被国家体委授予“优秀运动员”称号,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1982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1年、1983年、1985年三次荣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3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4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4年 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中国总政治部赠予一等军功奖章,当选为建国35年来杰出运动员 1985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5年 当选世界十佳运动员 1985年 在第4届世界杯女排赛上被评为最佳运动员,荣获国际奥委会纪念1985年国际青年年奖牌 1986年 当选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6年 被国家体委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994年 当选为“建国45周年体坛45英杰”之一 1997年4月 被国际排联评为1996年度女排最佳教练 1998年4月 被国家体总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8年 当选为九届政协一次会议体育组委员 1999年8月 当选为中国体育报社、中央电视台和山东潍坊亚星集团联合主办的评选“新中国体育五十星” 1999年12月 获由中国奥委会、霍英东基金会和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共同主办的评选“世纪之星”中国最佳运动员提名奖 2002年以全票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迄今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2009年9月6日当选光耀60年新中国最具影响力体育人物。 2009年12月15日,获得安踏2009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体坛特别贡献提名奖。

郎平的事迹给我们哪些启示

郎平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但是他的父母面对贫困的生活并没有过多的抱怨,而是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这对郎平的一生影响特别的大,此后在国家队中的训练让郎平养成了一个独立自强的人,这让她在将来没对每一件事的时候都能坦然接受,独立克服。郎平的这些经历告诉了我们做事要自强不息,面对一切困难要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

郎平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顾家正处在贫困交加的时候,郎平的嘉靖很差,从小郎平就是通过小米粥来补充营养的。但是郎平的妈妈用很平和的状态来面对一切,并且还说:?当时社会的经济情况就是这样,抱怨太多也没有用?。郎平妈妈的话对郎平一生的影响特别大,之后郎平无论遇上什么事都不会去抱怨,而是努力克服。郎平在1989年之后因为频频受伤不得不退役的时候根本没有抱怨,而是在努力地给自己找新的出路。

郎平小的时候跟小伙伴们玩,男孩子们看不起女孩,面对高树,男孩子觉得女孩子根本怕不上去。郎平抬头一看二话不说就爬了上去。郎平的这种不服气的性格在她的一生都影响着她。在80年代初,郎平不服气中国女排走不到世界的巅峰,于是带领着队友们披荆斩棘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冠军。在中国女排陷入低迷的时候,她临危受命,带领着女排再度回到世人的面前。

当初郎平在体校的时候,生活枯燥,每天都是在训练,但是她的父母告诉她做事不能半途而废,郎平于是坚持了下来。此后郎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轻易放弃,甚至把这种精神带到了中国女排队,告诉她们要努力拼搏,永不放弃。

陈招娣的生命最后半个月,一向坚强的她和女儿说:要不别治了

2013年4月5日的早上10点,北京八宝山东礼堂的现场,悲伤和哀痛笼罩了整个礼堂,连礼堂外的鸽子都莫名地失了声,似乎是感受到了现场沉重的气氛。

这里正在举行一位中国女排扛鼎人物的葬礼,到场的有她曾经亲密无间的队友,有女排主教练袁伟民,也有她最亲近的家人们。

而更多的人群则是围聚在礼堂外面,他们是礼堂里这位女排女神的球迷。这些人有的来自北京当地,有的从外地匆忙赶来,而他们来此的目的都是一样:再看一眼这位自己心中的偶像。

里面躺着的,是中国前女排国手陈招娣。

在中国女排健儿冲出中国,走向世界,成为十四亿中国人心中最大的骄傲时,陈招娣便是这支钢铁女子军团的关键人物,而她的离世,也成了举国共哀之事。

一直到陈招娣离世的最后时刻,这位曾经的女排将军都不忘关心女排的赛事,心系未来女排的发展和构图。

病痛折磨下,她也曾想过放弃治疗回家疗养,不给国家添负担,可最终,病痛还是夺走了这位女中豪杰的生命。

回首陈招娣这一生,她曾有过很多荣耀,比如世界杯赛的冠军队伍,又或者第六届人大代表,亦或者是少将头衔和女排教练,这些荣耀大多与女排之间关系密切,而陈招娣最引以为傲的还是女排将军的外号。

少将的头衔,女排运动员的身份,这两份分别是运动场和国家授予的荣耀,而在陈招娣心中,这两份荣耀同等重要。

时间倒转回故事的开始,还是在陈招娣高中那年。在1972年,陈招娣开始接触系统的排球训练,她在杭州市业余体校和北京体校青训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排球训练。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这位后来的女排将军在初次接触女排时,竟也曾被认为是“没有天赋”。在教练的眼中,陈招娣算不上是天赋型选手,但是天赋和努力同等重要。

在家中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兴趣导向下,陈招娣坚持了下来,别人用一份的功夫,她用两份甚至三份。

早上五点,她已经早早在训练场蓄势待发,训练结束后,她依旧一个人留在训练场练习白天打不出的球。

这份刻苦劲甚至鼓舞了她的身边人,也打动了那位曾经说她没有排球天赋的教练。而最终陈招娣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支撑着她一直走到了最后。

一年后,陈招娣从北京体校青训队毕业,同年她参加了中国,并且入选八一排球队。

八一队隶属于中国,入选这支队伍的运动员们既是运动员,又是军人。

这种特殊的双重身份,让他们在运动场的战场上所向披靡,而陈招娣便是加入了这支英雄队伍。

或许正是因为出生军中,扎根于军中,陈招娣才会对部队有那么深层的感情。

在这支铁血队伍里,英雄辈出,而陈招娣也打出了自己的风格,被人号为“拼命三郎”,靠着这份努力,她成了后来打出中国的女排团队的关键一员。

宝剑终将出鞘,在袁伟民教练的带领下,中国女排这只养了许久的宝剑终于出场,从此,世界排球迎来了中国女排的时代。

秘鲁世锦赛,女排队3比0打败东道主,夺得首个冠军。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队3比0战胜美国蝉联三连冠的消息鼓舞了整个华夏大陆。

东京世界杯,中国女排3比1拿下巴西队。

再到前捷克斯洛伐克世锦赛,女排连战八场,连胜八场,拿下了属于她们的世界首个五连冠队伍荣耀。

女排的五连冠曾让这支队伍屹立于世界之巅,而女排精神,也成了一个形容词。

2006年,批准了陈招娣的少将军衔,这位曾和中国女排一同走向世界的女排姑娘获得了自己人生的第二大最重要荣耀。

陈招娣说,如果夺冠是一个运动员的最高荣耀,那么当将军就是一个士兵的最高荣耀,而现在,自己已经梦想成真。

正是这么一份特殊的殊荣,让陈招娣有了女排将军的美誉。

而事实上,在赛场这一特殊的战场上,陈招娣也的确无愧于这一美誉,她觉得自己出自八一队,也是一名军人,是一名上战场的军人,只不过属于她的战场是国际的大小排球赛事。

每一场比赛中,陈招娣总是拼劲全力,带伤上“战场”也是常有的事,有一场比赛前,陈招娣的手臂受伤,所有人都劝她休息,可是陈招娣却强忍下自己的疼痛,配合着整个队伍拿下了比赛。

女排队员和少将的身份,在陈招娣的身上,完美地交叉到了一起。

可英雄总会迟暮,而曾经的女排将军,也会因为病痛的折磨苦不堪言。

在陈招娣从排球前线退下后,她也未曾真正离开过运动场,她成为了女排新教练,规划着新一代女排姑娘们的运动生涯,看着这些新生代的女排姑娘们,陈招娣感觉自己的心态也年轻了起来。

可是在雄图大志未曾实现之际,陈招娣却早早被病痛折住了步伐,她患上了直肠类癌,这一疾病折磨了这位女排将军生命的最后几年。

其实,这一切早就已经有所预兆,外界媒体曾多次报道陈招娣可能得了直肠类癌,而她的父母,姐姐以及弟弟都患有类似的病症,这一病症困扰了陈招娣和她的家人们。

两次大手术后,陈招娣的病情本来已经趋于平稳,可在几天后,她的病情却又突然恶化,她的状态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在她生命的最后半个月,一向坚强的陈招娣竟和身边朝夕相伴的女儿说,要不别治了。

一方面,陈招娣的病已经发展到了极度的恶化状态,病痛无时无刻不折磨着她。 另一方面,陈招娣觉得这个病既然已经医无可医,那不如回家去,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最终,在反复的煎熬下,陈招娣没有挺过去,在五十八岁的年纪早早离开了我们。

2013年4月5日,陈招娣的葬礼正式在北京八宝山东礼堂举行。

送别那天刚好是清明,刚下的一阵雨仿佛是为陈招娣而下,从6点起,北京八宝山东礼堂的门口就已经陆陆续续有人群聚集,他们有的来自北京本地,但更多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粉丝,为了送别偶像,他们共聚此地。

女排夺冠一晃已经是好几年前,可对于这些曾经的铁粉来说,这却仿佛是昨天。

门口聚集的粉丝大多数已经人到中年,各种生活的压力本已经让他们抽不出多少空挡,可是得知陈招娣的去世,他们还是自发聚集到一起。

还有陈招娣曾经的战友们,那些共创中国女排奇迹的姑娘们也都来了,教练袁伟民,郎平,孙晋芳...已经不再年轻的女排姑娘们再次齐聚一堂,却没想到已经是天人两别。

在主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参加葬礼的送葬人群陆陆续续进场。后面跟着的女排队员们忍不住掉下眼泪,停滞了步伐。

袁伟民转过头来,对身后的队伍说了一句: “别掉队,都跟上”。

顿时,眼泪喷涌,这是曾经袁伟民在教导他们时常用的口头禅,而如今,她们都来了,可队伍却已经少了一人。

在悲痛中,葬礼一步步推进,可一切都已经结束,人群依旧久久不愿意散去,人们停留在这里,仿佛这儿有陈招娣留下的气息。

袁伟民和郎平们一同将一个花环裁剪,变成了排球的模样,其上写了“老女排全体队员”。他们相信,这是对于陈招娣最好的怀念和慰藉。

在陈招娣的遗体被火化后,她的家人们从陈招娣的骨灰中找到了数根钢钉,这些都是曾经女排的辉煌背后所要经受的磨难。

有拼命三郎之称的陈招娣从来不是娇柔之辈,在女排队伍里,她钉在前线,为每一次进球而挥洒每一滴汗水。出了女排队伍后,陈招娣依旧是奋战在女排的一线,而这也是她能够被中国授予少将殊荣的原因。

在陈招娣身上,“女排精神”四个字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旁人的眼中,陈招娣或许是一位女排名将,是一位军队中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可是在陈招娣的女儿郭晨心中,其实母亲也只是一位平常的母亲,而不寻常的地方,或许就在于陈招娣身上展现的女排精神,给自己带来的鼓舞。

郭晨在长大成人工作后,和自己的母亲一样,选择了投身于运动行业,做了一名排球运动员,如今则是担任排球裁判。

这或许在很多人眼中是一段佳话,可事实上,郭晨选择和母亲投身于一样的行业,甚至是同一种运动,的确是因为母亲的深远影响,以及母亲曾经打造的传奇,但是陈招娣从一开始,却不愿意女儿和自己一样,去从事运动行业。

而当年的女排姑娘们的后代们,其中有十多位姑娘,可是选择和母亲一样打排球的,也仅仅只有陈招娣一人。

一方面,在她们看来,儿孙自有儿孙福,完全没有子承父业,左右自己女儿的意志。

另一方面,她们都曾经为排球付出过一切,也经历过这份痛苦,所以他们也自然知道这份荣耀背后的不容易,陈招娣不愿意女儿继续打排球,正是怕女儿吃不消这份苦。

再加上女儿从小就患有心肌炎,陈招娣更不愿意让女儿和自己一样从事排球运动。

其次,人们总是忍不住有对比心理,曾经打造了辉煌的女排姑娘的女儿,和母亲一样从事同样的行业,那是不是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或者不亚母亲风采,不管她们做的有多好,总是免不了被拎出来和她们的母亲做对比。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陈招娣不愿意让郭晨打排球,甚至曾经是坚决无比: “你不许去!”

排球给了她辉煌,可她却不愿女儿重蹈覆辙。

不过,在女儿的坚决态度下,陈招娣还是妥协了,而在陈招娣生前,很多场排球联赛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副温馨的画面。

郭晨在场边担任裁判,而在她后面,则是坐着她的母亲陈招娣担任比赛监督。

母女在同一片赛场工作,这也成了球场的一段佳话,而这也是郭晨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说到动情之处,郭晨忍不住掉泪: “我每次最需要她的时候,她总会出现,可是以后呢,她就这么走了...”

如今的郭晨依旧继承着母亲的事业,在赛事的一线进行裁判执法。

至于陈招娣的丈夫,如今则是在从商。陈招娣被世人称为女排将军,可见她对于女排和部队的特殊感情,而她最珍视的感情,也同样来自于部队。

在生前谈及自己丈夫郭小明时,陈招娣曾说: “我们是在部队认识的,他转业后开始下海经商,我们俩互不干涉彼此的工作,遇到事情一起商量解决。”

提到丈夫时,陈招娣脸上总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可本想白头到老的二人,最后却早早被迫阴阳两别。

在陈招娣葬礼当天,面对前来见招娣遗容的人群,郭小明虽然自己已经是忍不住红了眼,但仍在安抚大家情绪, “招娣给人留下了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心。”

的确,陈招娣这位女排将军给大家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忆,女排精神一直到今天,依旧在影响着世人,而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些给我们带来支持和依靠的女排姑娘们。

文章标签: # 郎平 # 女排 # 陈招娣